智慧燈杆重點城市發展分析——探究廣州、深圳模式
智慧燈杆重點城市發展分析——探究廣州、深圳模式大件事要分享到:2019-04-09 作者:王大熊 來源:阿拉丁照明網 網友評論: 0 條摘要: 以深圳、廣州為華南區樣本城市,與會嘉賓以開放、共享的心態,深入交流了兩地政策、規劃及需求,以數據分析智慧燈杆在建以及待建項目的體量和進展情況;同時,深度探討了兩地的運營模式,政府組織架構、數據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等技術難題和方案。 “智慧燈杆實際上是智慧城市發展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是行業的熱點話題。目前大家*關心的問題:一個是政府的管理架構,另一個是項目的運營模式。不同城市的政府管理結構如何?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由不同的政府單位牽頭,其中的管理機製、權屬分配等問題都仍在探索中。涉及到運營模式,其中的賬應該怎麽算平是至關重要的?上海和深圳相對比較簡單,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比較強,都是財政包幹,至於其他城市又該如何解決? 在智慧燈杆的建設推進過程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做法,他們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有哪些體會?又是如何解決的?回答清楚這些問題,對於其他城市發展和對參與智慧燈杆產業的各環節代表都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 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袁峰在近期舉辦的2019中國智慧燈杆調研華南區圓桌會議上首先對阿拉丁智慧燈杆產業調研活動表示肯定,希望能在總結出重點城市的經驗做法上,探索出智慧燈杆產業發展脈絡。 以深圳、廣州為華南區樣本城市,與會嘉賓以開放、共享的心態,深入交流了兩地政策、規劃及需求,以數據分析智慧燈杆在建以及待建項目的體量和進展情況;同時,深度探討了兩地的運營模式,政府組織架構、數據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等技術難題和方案。 深圳樣本簡析 在重點城市樣本討論上,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智慧交通供應鏈主管陳金華分享了深圳在智慧燈杆建設項目上的情況。 “深圳在2018年6月發布《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建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之後,也完成了《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技術與工程建設標準》的製定。深圳的模式比較簡單,明確了誰是業主單位、誰是總承包、誰是施工單位、誰是出資方。對於項目建設、品質管控、收付款等問題按照傳統的工程項目在做智慧燈杆的事情,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沒有明確的是後期統管的運維方,目前還在進一步溝通過程當中。” 其中,到場嘉賓重點圍繞“深圳僑香路路麵修繕及交通改善工程-智慧道路工程、深圳市福田區空間環境以及品質提升工程、深圳光明新區馬拉鬆綠道智慧路燈工程”作深入交流探討。項目的業主方是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福田交通運輸局,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作為這幾個項目的總承包單位,陳金華詳細介紹了項目的具體進展情況以及“雲、邊、端”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 深圳僑香路路麵修繕及交通改善工程-智慧道路工程總盤大概是五個多億,智慧燈杆板塊大概8100萬,包括底下的工程基礎,以及上麵的智慧燈杆設備模塊。共有787根完全新建的智慧一體化燈杆。完工日期是在今年的6月30號,目前已經完成了六至七成的工作。 深圳市福田區空間環境以及品質提升工程總盤子38億元,其中智慧部分有3.8億,多功能綜合杆總共分四大類,77個小類,根據杆件的高度、工藝模塊的配置以及一些排列組合進行分類。目前樣杆已經全部在試驗段放置完畢。 深圳光明新區馬拉鬆綠道智慧路燈工程總盤7個多億,其中智慧燈杆占1個多億。 所有項目均是新建工程,全部鋪設光纖,目前除智慧照明采用NB-IoT模式以外,其他采取光纖傳輸,為5G微基站布局,一個項目搭建一個係統,由政府單位進行後期管理,平台采用多級分級的權限管理方式,對於一些保密信息會預先進行脫敏處理。 對於深圳在智慧燈杆上的大膽嚐試,陳金華從三個層麵進行了分析。 一、 政策發展層麵。深圳有創新的沃土,早在五年前,深圳市人大代表就在全國兩會上做智慧燈杆的提案。政府對於智慧城市、智慧燈杆的概念已經比較有深入的認識,接受程度高。 二、 部門支持層麵。深圳市各黨委、政府部門對於智慧燈杆的觀念接受程度較快,各單位溝通協調比較順暢。從項目的可研到初設階段,都進行了大量的信息收集工作,在收集到的各部門功能需求上,充分考慮產品未來的擴展應用。 三、 政府財政方麵。深圳政府對於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這塊的財政支持力度較大。深圳目前有七八個智慧燈杆工程項目,在推進建設過程中各部門都充分交流,目前進展比較順利。 陳金華表示:“智慧燈杆不是孤立的存在,是智慧城市發展中的其中一塊,應該切合智慧城市同步發展。” 廣州樣本簡析 談及廣州在智慧燈杆建設上的情況,不同於深圳的新建工程,廣州更多的是道路改造層麵的工程。“目前廣州模式是國企推動的形式。其中運營模式是關鍵的一環,涉及的運營周期、運營範圍、以及後期如何挖掘數據的應用價值都要充分考慮。廣州市政府需要製定出廣州城市發展的總體規劃、製定詳細的頂層設計方案、指導意見,再一步步落實推進”。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程瑾表示。“智慧燈杆今後的發展定位、功能、標準是什麽?政府想要依靠它達到什麽樣的目?,這些都要想清楚,隻有確定了這個大課題,才好繼續往下走,才能避免重複建設問題。 為更好地推動智慧燈杆及道路合杆整治工作,2018年11月19日,廣州市住建設委印發《廣州市智慧燈杆及道路合杆整治技術導則》。選取了天河南二路、越秀區教育路、齊富路、琶洲、廣鋼新城、花城廣場、臨江大道、南大幹線等8個智慧燈杆試點區域。今年3月,天河南二路智慧燈杆試點項目正式亮相,屬於道路改造工程,由原來的52杆縮減至35杆,街道環境的改善效果明顯。除此之外,教育路智慧燈杆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前完工,廣鋼新城、花城廣場項目也已完成招標工作。 2019年,5G已成為全球各國爭搶科技競局的兵家必爭之地。智慧燈杆作為5G發展的重要載體,緩解了運營商在5G建網上麵臨的站址稀缺及投資成本壓力。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31個省市明確5G站址的規劃與部署。 “廣州市未來三年的任務很明確,就是要發展5G,充分發揮智慧杆產業對5G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廣州今年將配合三家運營商完成近5000個5G 基站的建設開通工作任務。廣州無線電集團、中國鐵塔、中國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是三家待選參與單位。”廣州市照明建設管理中心總工程師丘玉蓉說到。 此外,與會嘉賓還圍繞廣州的項目具體建設情況以及遇到的一些問題做了相關探討。 與會嘉賓合影 結語 深圳、廣州作為智慧燈杆建設走得靠前的代表性城市,各自有不同的定位、規劃以及發展模式,通過城市去做一些樣本的分析,可以更聚焦於智慧燈杆產業。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深圳、廣州智慧燈杆的建設模式,敬請關注《2018-2019中國智慧燈杆產業調研白皮書》,白皮書將於今年6月9日-11日阿拉丁論壇期間重磅**! 關於《2018-2019中國智慧燈杆產業調研白皮書》 《2018-2019中國智慧燈杆產業調研白皮書》,由廣東南網能源光亞照明研究院發起,攜手業界資深專家及企業代表,針對智慧燈杆領域的需求方、市政業主、運營商、製造商、專家及國內外通訊科技企業、協議控製等各領域巨頭,進行大量的一線數據調研與知名大廠走訪,深入了解智慧燈杆的實際需求、技術布局和如何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等情況。 以重點城市為單位進行樣本剖析,深入探究其在智慧燈杆建設過程中的發展模式。以期在產業發展上升之際,協同業界各領域的力量,促進智慧城市建設的跨界協作和資源聯動,共同探討智慧燈杆產業麵臨的挑戰和機遇。 出席嘉賓: 袁 峰 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 常務副所長(總顧問) 丘玉蓉 廣州市照明建設管理中心 總工程師(華南區顧問) 程 瑾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總工程師 陳金華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 智慧交通供應鏈主管 吳 鴻 中科智城(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助理 聶翠猛 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郭大雄 廣東德洛斯照明工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玉釗 阿拉丁全媒體 運營中心總監 胡 翔 阿拉丁產業孵化中心 總監 黃榮香 阿拉丁新聞中心 主編 王 穎 阿拉丁新聞中心 編輯轉載:阿拉丁照明網,版權均屬於阿拉丁照明網,轉載請注明。